在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宋佳凭借在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中对张桂梅校长的深刻演绎,再度荣膺最佳女主角奖。她的获奖感言广为传颂,尤其那句“我们有创作的能力,我们有能力成就一部作品,我们有能力成就一个角色”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山花烂漫时》自播出以来,社会反响热烈,观众评分高达9.6,成为近五年国产剧的最高评分之一。该剧改编自华坪女高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大山深处的一群女孩如何在教育的滋养下,突破命运的枷锁,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正如剧中所传达的,偏远乡村的女孩,走出大山的每一步,背后都是对传统观念、家庭困境和资源匮乏的顽强挑战。
而这些女孩的成长轨迹,往往不仅是突破城乡教育差距的过程,更是与“重男轻女”观念和阶层偏见作斗争的过程。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她们以坚韧的毅力改变命运,拥抱自己的独立和主体性,像飞鸟般飞向自己心中的远山。
01. 从土地到远方——小马的成长之路
展开剩余86%小马,现年29岁,是南方一所重点大学的博士生,作为家乡村里的第一位女博士,她的故事代表了许多农村女孩通过教育走出困境的经历。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小马自小便未能获得祖父母的宠爱。爷爷奶奶从未抱过她,小时候她常常疑惑:“一个男孩真的比女孩重要吗?女孩不也可以做到吗?”
这种疑问激发了她对学习的渴望,她希望通过努力证明女孩同样可以有非凡成就。家庭的贫困、父母为生计而奔波的艰辛,使得她从小便深刻理解生活的艰难,也更加坚定了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
在这条艰难的求学路上,小马的故事充满了不屈不挠的力量。中考前,她将书桌搬到家里唯一的台灯下,为了不打扰弟弟休息,她总是将台灯调到最低亮度。夏夜的蚊虫时常叮咬她,她只能将脚泡在凉水中,手中写满错题的本子却从未放下。
高一那年,小马在书店看到一本50元的教辅书,尽管书价格高昂,她决定将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拿去购买,回家后她咬紧牙关减少早餐的消费,用剩余的钱凑齐买书的费用。那本翻烂的教辅最终帮助她获得了物理竞赛二等奖,奖金刚好支付了弟弟的学费。父亲捧着奖状,满眼含泪,第一次说:“妮儿,你比我们有出息。”
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天,村委会的大喇叭播送着她的名字,奶奶破天荒给了她一个红布包,里面是五张皱巴巴的十元纸币。进入大学后,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和经济、眼界上的差距,她深知自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她常常在图书馆闭馆后继续自习,甚至一度熬夜到天明。
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小马顺利读到了博士。博士生涯中,她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农村教育,每当走访贫困山区时,她总会带上母亲当年缝制的布口袋。那袋子虽然不再使用,但它承载着她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与力量。
如今,当小马在学术会议上用流利的英语报告时,心中常会涌起那些省吃俭用的读书日子。她记得那些被冻疮和洗衣粉泡白的手指,那些挣扎中走出来的脚步,最终都成了她通向更广阔世界的阶梯。正如她在日记中所写:“我们不是要忘记土地,而是要让土地知道,它养出的女儿,也能看见外面的世界。”
02. 从责任到梦想——家路的坚持与突破
家路,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女研究生,也背负着与小马相似的压力。与小马不同的是,家路的家庭背景更加复杂: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做过两次气胸手术几乎失去劳动力,两个弟弟中一个生活不能自理,另一个患有轻度脑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家路从小便承担起了支撑整个家庭的责任,她被亲戚邻里视为“懂事”的孩子。
然而,所谓“懂事”背后,藏着无声的家庭压力。在家路的父母眼中,男孩始终比女孩重要,家里的好吃的常常偷偷给了弟弟。即便如此,家路依旧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告诉自己“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不该再添乱。”
这种自卑感始终伴随着家路,直到她进入县城高中,每个周日返校时,身边的同学要么背着零食,要么带着母亲亲自送来床单被套。唯独家路,一人空手,背后没有人支持她的努力。
高三那年,家路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催促她:“你长大了,必须承担家庭的责任。”于是她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后才休息,从全班倒数一路冲刺至前十名。这段时间里,她对“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信念更加坚定。
大学期间,家路开始兼职赚钱,打工、发传单、上网课、摆地摊,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研究生毕业后,家路选择回到甘肃老家,而不是留在杭州工作。通过开设快手直播,她不仅获得了额外的收入,也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了新的可能。
家路的坚韧和努力,终于带来了属于她的机会。她考上了庆阳市的事业单位,打算边工作边准备博士生考试。她说:“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得更高。”
03. 知识改变命运——她们的力量与觉醒
小马、家路等农村女孩的故事,展示了无数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女性。她们凭借坚韧的毅力,突破自身的局限,改变了自己,甚至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这些女孩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逐渐汲取着社会与知识的养分,从乡村到城市,从艰难到自信。她们走出的不仅是大山,还是社会的偏见和眼光,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重塑。正如程猛所言:“农家子弟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关键在于他们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文化资本,而不是一味弥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
尽管她们的出发点是在贫困的农村,但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更加宽广的天地。正是这份坚持和觉醒,让她们无畏地面对命运的挑战,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未来,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或许,知识改变命运的真正意义,正是在于让扎根泥土的种子,在阳光的滋养下,自由地生长,而非完全脱离土壤。每一位通过教育实现自我突破的女孩,都应当为她们的勇气与坚持感到骄傲。
发布于:福建省重庆配资公司,香港配资炒股,股票投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